世衛組織最新數據:數十億人仍呼吸著不健康的空氣
這些發現促使世界衛生組織強調限制化石燃料的使用和采取其他切實措施來降低空氣污染水平的重要性。
在今年主題為“我們的地球,我們的健康”的世界衛生日前夕,世界衛生組織空氣質量數據庫2022年更新首次引入了二氧化氮(NO2)年平均濃度的地表測量結果。二氧化氮是一種常見的城市污染物,也是顆粒物和臭氧的前體。更新還包括測量直徑等于或小于10微米(PM10)或2.5微米(PM2.5)的顆粒物。這兩類污染物主要來自與化石燃料燃燒有關的人類活動。
新的空氣質量數據庫是迄今覆蓋地表空氣污染暴露最廣泛的數據庫。與上次更新相比,現在記錄顆粒物,即PM10和/或PM2.5的地表監測數據的城市/人類住區多了約2000個。這標志著自2011年該數據庫啟動以來,報告數量增加了近6倍。
與此同時,空氣污染對人體造成損害的證據基礎一直在快速增長,證據表明許多空氣污染物即使水平很低也會造成嚴重的危害。
顆粒物,尤其是PM2.5,能夠深入肺部并進入血液,對心血管、腦血管(中風)和呼吸系統造成影響。有新的證據表明,顆粒物還會影響其他器官,導致相關疾病。
NO2與呼吸系統疾病相關,尤其是哮喘,導致呼吸系統癥狀(如咳嗽、喘息或呼吸困難)、住院和急診。
世衛組織去年修訂了空氣質量指南,使其更加嚴格,以幫助各國更好地評估本國空氣的健康程度。

政府可采取的改善空氣質量和健康的措施
-
根據最新的世衛組織空氣質量指南,通過或修訂并實施國家空氣質量標準 -
監測空氣質量并確定空氣污染源 -
支持向烹飪、取暖和照明專用清潔家庭能源過渡 -
建設安全和負擔得起的公共交通系統以及方便行人和自行車的網絡 -
實施更嚴格的車輛排放和效率標準;并對車輛實施強制性檢查和維修 -
投資于節能住宅和發電 -
改善工業和城市廢物管理 -
減少農業廢物焚燒、森林火災和某些農林活動(如木炭生產) -
將空氣污染納入衛生專業人員的課程,并為衛生部門的參與提供工具。

高收入國家的顆粒物污染水平較低,但大多數城市都有二氧化氮的問題

需要改進監測

世衛組織空氣質量指南
2022年數據庫旨在監測世界空氣狀況,并為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進展跟蹤提供信息。
文章來源:世界衛生組織 公眾賬號